横店兔旅行网:“
我很享受别人这样称呼我,至少我的扮相在观众心中活了下来。”——
马现楷 “选行很重要,守行是关键,只有执著走下去才能走向彼岸花开。”——钱门超
“现在就是赶也赶不走我。因为,我在横店找到了家一般的温暖。”——黄一刚
上面这三句话是不是有名人名言的味道?在东阳侬社区,这样的感悟有很多很多。发自肺腑地倾诉亲身体会的不是别人,正是普普通通的“横漂”们。在东阳新闻网东阳侬社区,一名关心“横漂”喜怒哀乐,而且作风十分低调的网友,笔耕不辍不求回报为他们写了三年的文章,讲述横店追梦人的故事。他,便是@美丽传说。
@美丽传说,本名张群坚,江西人,浙江野风药业有限公司职员,暂住横店,在东阳工作已有十年。他热爱写作,自2012年注册成为东阳侬社区社区会员以来,在网上发表“横漂”相关访谈文章已有200余篇,总浏览量达150万次。7月16日,记者在横店见到了他。
张群坚(左一)在采访横漂。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单冠定
江滨邂逅路人甲 一聊同是追梦人
见到张群坚时,他约了“横漂”雷清达正准备访谈。身穿花格子体恤,米黄色休闲裤,一双小眼闪动着智慧的光芒,这名汉子在闷热的下午依旧精气神十足。他边听边记,不时向雷清达提问确认一些提到的经历,老道而专业。雷清达是当天第三位受访者。
“他们讲的东西要真实。”采访结束后,张群坚聊起他的原则。写完文章,他会分三步走:第一步,发初稿给受访者审阅;第二步,改稿后再次发给受访者,保证内容准确无误;第三步,定稿后向媒体投稿。他觉得,这样能保证文章的真实性,也是自己对文字的态度。
张群坚采访“横漂”基本上是在工作之余完成的。在几百次的采访中,他遭遇过许多情况,“最长的一次,采访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,足足花了5个小时。有一次文章写到凌晨4点。”
付出这么多,是为了钱吗?“采访不收钱,曾经也被妻子吐槽过,但这是我的爱好。如果收钱采访,那采访便成了商业行为。”张群坚说。
几年前的一天,张群坚在横店江滨散步,看到一群人在公园里表演,边上围了很多人。上前一问,原来表演者是“横漂”——到横店来追梦的影视爱好者们。那时,作为宅男的他忽然觉得原来他们这么多才多艺,而横店生活可以这么丰富多彩。热爱写作的他突然就抓到了灵感,有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。
真金不怕火来炼 表情点赞亦认同
在“横漂”群体里,张群坚的文章挺有名气。从写曾建的《二十年,一个梦》到写范淑珍的《她,是<美人鱼>里的人鱼师太》,据统计,张群坚已经发表和未发表的“横漂”人物访谈已有400余篇。大多数受访者通过朋友介绍朋友的渠道认识他。而在东阳侬社区,网友们纷纷为作者和文章里的“横漂”们点赞。
网友@孤帆远影给曾经经历创伤的“横漂生活管家”蒋文雄送上祝福;网友@狮山居士给“越老越走俏”的同龄人申月兰竖起大拇指;网友@惊凡渔具鼓励20岁的吴秀春“趁自己年轻,有梦就得闯”……从群演到特约,张群坚笔下的“横漂”故事引起网友们强烈的共鸣。
作为横店的“路人甲”,张群坚在采访过程中知晓了太多故事,也有了一次次的触动。他写道:“他们为了梦想仍在坚持。坚持多少会有希望,不坚持根本看不到未来。”
其实,他也是漂在横店的追梦人中的一员。人物专访四百多篇不是小数目;三年坚持也非一蹴而就。一件事情要费时费力去精心雕琢,不爱不行,爱得不行才行。
青春激情燃火种 文字生涯已廿年
对42岁的张群坚而言,真正意义上写“文章”已经将近二十年。“小时候写作文之类的,算不得写文章。”他说,“真正开始写文章是二十几岁的时候,那时我还在广东打工。”
让他觉得醍醐灌顶突然开窍的是那一篇《透过玻璃的爱情》。当时,他和隔壁公司的她之间隔着厚厚的隔音玻璃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两个人先是通过在玻璃上写字交流,接着通过A4纸交流,后来产生了一段难以忘怀的感情。虽然最后这段感情无疾而终,但爱情点燃的文学创作之焰从此越烧越旺。真诚的赤子之心支撑着张群坚在写作之路上越走越远。张群坚写的诗歌、散文陆续在多家媒体发表。
不抽烟、不喝酒、不搓麻将,还相当宅,写作是张群坚的唯一爱好。在横店,他在写作中慢慢褪去虚荣、慢慢褪去火气,慢慢成为一个善于倾听、追寻真我的人。他说:“写文章虽是一个辛苦的过程,但做自己喜欢的事很幸福。”
张群坚就是这样一名执著于文字的人。他表示,有生之年会将创作进行到底。
各位“
横漂”
,你有故事,他有笔。愿他的文字能滋润更多人的心灵。【来横店探班追星?加
横店兔小编微信
13058976529 获取一手情报,见到明星的概率不要太高噢!】